3月10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閉幕。
本次會議為期6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與來自34個界別的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首都,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緊扣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積極議政建言。
會議期間,楊長利圍繞科技創新、清潔能源融合發展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問題積極發聲,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
關于科技創新
楊長利: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戰略與第一驅動力。 ——摘自《人民日報》
楊長利:當好國家科技創新 “ 主力軍 ”,要從規劃布局、平臺建設、機制保障、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推進自主創新。 ——摘自新華社
楊長利:要持續培育清潔能源相關創新成果,才能在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摘自《光明日報》
楊長利:中廣核始終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戰略與第一驅動力,當好國家科技創新“主力軍”。——摘自澎湃新聞
關于戰新產業發展
楊長利:要加大力度落實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動清潔能源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摘自《人民政協報》
楊長利: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產業各要素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產業控制力。——摘自《中國電力報》
關于清潔能源融合發展
楊長利:“光熱 + 風光” 融合模式助力減少碳排放,為電網提供穩定基荷,是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支撐。——摘自新華社
楊長利:以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通過技術突破、生態修復與產業協同,探索出一條兼顧生態與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摘自《中國能源報》
楊長利:堅持綠色轉型,推動新能源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摘自中國能源新聞視頻號
關于沙戈荒治理
楊長利:光伏治沙創新模式融合了清潔能源發展與生態修復,中廣核在沙漠重塑綠色生命線,為沙漠地區的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全新范例。——摘自《南方日報》
楊長利:通過科技賦能,持續探索高效、可持續的治沙方式。——摘自澎湃新聞
關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楊長利:中廣核將人工智能與核電工程復雜場景結合,打造多領域應用場景,持續提升核電工程全鏈條智能化水平。——摘自《經濟參考報》
楊長利:中廣核AI大模型已完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廣核AI、“云中錦書”等大模型構建穩步推進,一批高價值的“AI+”典型場景應用在中廣核清潔能源發展各關鍵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摘自《南方日報》